課程簡介

地理可以從空間的角度幫助人們了解自身所處的地球,並為人們提供一個 探索週遭問題的系統架構。地理是一個結合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學科, 它一方面幫助人們理解文化、社會和經濟體系的動態,另一方面幫助人們 明瞭自然景觀和環境作用的變化。

中學地理科讓學生通過對「 空 間 」、「 地 方 」和「 環 境 」三方面的研習來 探索和理解人類與地球的關係。這三個元素(或宏觀概念)組成了中學地 理 教 育 的 核 心。

作為高中個人、社會及人文教育課程的其中一個選修科,地理科旨在幫助 學 生 了 解 地 球 和 現 代 社 會,讓 學 生 從 空 間 及 環 境 的 角 度,透 過 探 索 人、地 、 環境的相互關係,對轉變中的 現今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。

高中地理科為進大學修讀地理的學生,奠定穩固的基礎;為準備修讀其他 學科,例如文科、社會科學和環境科學的學生,提供更多接觸高階思維的 機會。

課程目標

  1. 本科期望學生能獲得以下的知識及發展探究能力:

知識:

(a) 自然環境如何影響人類活動, 以及人類活動如何改變自然環境;

(b) 地理現象和議題的發展如何隨 著空間和時間而出現變化;

(c) 人與環境相互作用而出現的議題和人類對此的反應,以及這些反應對資源管理產生的影響。

技能:

(a) 有系統及準確地觀察和記錄數據,懂得從不同來源的一手及二手資料中確認、揀選和取用合適的信息和數據

(b) 運用對比、分析、整合、評估等手段來闡釋資料及數據,進而作出推斷和結論;

(c) 透過地理探究培養出來溝通、明辨性思考、解難、及創意等共通能力。

 

  1. 期望學生可以發展以下的價值觀和態度,能夠:

 

(a) 對不同的民族、地方及環境產生興趣和好奇心;

(b) 尊重不同的民族,以及他們的文化、價值觀和生活方式;

(c) 認識環境問題,並以合適的方法推動可持續發展;

(d) 產生對社會和國家的歸屬感,成為一個積極和負責任的公民;及

(e) 認識到人與人、國與國之間日益增強的全球性相互依存關係,明白團結和合作的重要性。

課程設計及理念

高中地理科課程包括必修部分和選修部分。

必修部分目的是幫助學生獲取基本的地理概念和知識,以及發展思維和探究的架構。

必修部分的學習對學生升學和求職,以及面對未來生活的挑戰,都是十分必要的。

選修部分包括四個選修單元,以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取向、興趣和需要。

 

必修部分

與我們的自然環境共存

(1) 機會與風險 —居住在災害頻生的地區是否明智之舉?

(2) 管理河流和海岸環境:一個持續的挑戰

 

面對人文環境的轉變

(3) 轉變中的工業區位—它如何及為何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改變?

(4) 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—環境保育與城市發展是否不能並存?

 

正視全球性挑戰

(5) 對抗饑荒—科技是否解決糧食短缺的靈丹妙藥?

(6) 消失中的綠色樹冠—誰應為大規模砍伐雨林付出代價?

(7) 氣候變化 — 長期波動還是不可逆轉趨勢?

選修部分

(1) 動態的地球:香港地質與地貌的形成

(2) 天氣與氣候

(3) 運輸發展、規劃與管理

(4) 珠江三角洲區域研習

 

為配合中學文憑地理課程的宗旨與理念,本科為學生安排實地考察,讓學生可以在真實的環境進行地理探究,將所學的知識與實地環境結合。

以往多次考察馬屎洲、地質公園、屯門地質、河流地貌、海岸地貌、城市景觀及珠江三角洲。

學科活動及比賽

萬宜水庫海蝕洞
萬宜水庫六角柱石
智能沙箱介紹
高中地理考察課程-觀星
高中地理考察課程-可觀中心
高中地理考察課程2
高中地理考察課程
好空氣計劃-收集空氣數據
地理學會-綠在屯門環保工作坊
地理學會-遊黃金海岸
地理學會
地理學生大使2
地理學生大使
中六地質考察
中六屯門地貿考察
好空氣計劃-攤位活動

科目有用連結

香港天文台

https://www.hko.gov.hk/tc/

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

http://www.hokoon.edu.hk/

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

https://www.wwf.org.hk/welcome/

市區重建局

https://www.ura.org.hk/tc

土木工程拓展署

https://www.cedd.gov.hk/tc/about-us/welcome-message/index.html